超长波红外探测器对环境有什么要求?
更新时间:2025-10-10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点击次数:77
超长波红外探测器对环境有温度、湿度、天气条件、背景辐射、电磁场、风速等多方面的要求,具体如下:
温度条件:超长波红外探测器,尤其是基于贬驳颁诲罢别等窄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光伏型探测器,在常温下暗电流较大,无法有效识别信号。因此,通常需要工作在低温环境下,如零下200℃及以下,以有效控制暗电流,提高探测性能。不过,也有部分超长波红外探测器采用非制冷技术,可在室温下工作,但灵敏度可能相对较低。
湿度条件: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探测器表面凝结水珠,影响红外辐射的透过和探测器的性能。因此,应尽量避免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下使用超长波红外探测器,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不大于85%。
天气条件:雷、雨、雾、雪等恶劣天气条件可能影响红外辐射的传输和探测器的性能。例如,雾和雪可能导致红外辐射的散射和吸收增加,降低探测器的灵敏度。因此,应尽量在阴天、夜间或晴天日落2小时后等天气条件下进行检测。
背景辐射:被检测设备周围应具有均衡的背景辐射,以尽量避开附近热辐射源的干扰。某些设备被检测时,还应避开人体热源等的红外辐射,以确保探测结果的准确性。
电磁场:强电磁场可能影响红外热像仪等探测设备的正常工作,导致探测结果失真。因此,应避开强电磁场环境进行检测。
风速:风速过大可能导致发热缺陷设备的热量被风力加速散发,使裸露导体及接触件的散热系数增大,而使热缺陷设备的温度下降,影响探测结果的准确性。因此,红外检测工作不宜在风速超过0.5尘/蝉的环境下进行。